1.引入产品的路径是什么?据海南省肿瘤医院新闻中心干事张春杨透露,此次进口的24支的PD-1药物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并非与制药企业直接联系获得,而是通过其他分销商获得该产品。
已有十多年门诊经验的国内某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人们不了解抑郁症,一天接待的患者数量不足十人,现在门诊人满为患,通常要提前三个月预约。如果有新加入的企业想凭借价格优势突围,很难打破现有局面,不会带来较大冲击。
现在人们对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意识明显提高了。李远新表示,欧美巨头公司对精神疾病研究时间长,对产品开发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制药企业相对起步较晚,对精神疾病类药物的研究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与前者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抗抑郁药品市场规模不大,单品在亿元级别,且已有仿制药布局,突破空间有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全球约有4亿抑郁症患者。对此,前述市场人士也谈到,目前原研药的月均费用(医保报销后)在300~ 400元之间,国产药物在100~200元之间,差别不太明显。
李远新说,由于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认为自己患有抑郁症,知晓率和就诊率均远低于实际情况,国内对于患者人数没有精确的统计。而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抑郁症患病率为3.02%,约有3900万患者,但真正接受抗抑郁有效治疗的比例不足10%。再者,从平行和整体角度来观察这些领域的能力使得我们可视化它们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同技术平台(如NGS)在一个或多个标志物类别的应用。
有趣的是,蛋白质组学很大一部分限于外泌体领域,这提示我们研究团队的兴趣点在于开发外泌体/胞外囊泡的所有标志物载体。我们的结果说明了大量的其它领域,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亦是重要的驱动因素(数据未展示)。我们在下面将向大家展示一些更为有趣的发现。表1的结果显示,循环生物标志物领域不同类别的发展更倾向于独立,而非共同发展,这意味着交叉协作或许可以更好地促使该领域发展。
图3 肿瘤是三个类别生物标志物的主要聚焦点。循环生物标志物构成了略有重叠的四个研究领域。
我们相信这份比较循环生物标志物不同部分的行业分析是第一份全球性的分析报告,该分析报告将各个不同的新兴领域汇总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对比。确实如此,大量的研究关注循环的游离核酸和表征囊泡里的RNA载体。最后,我们相信该分析是研究生命科学新兴领域的一种正确方式。图9 qPCR对不同种类循环标志物研究的影响。
图12 NGS用于研究循环生物标志物总结和结论我们将循环生物标志物研究概括为四大类,分别是传统可溶性标志物、循环DNA/RNA、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囊泡(如外泌体、胞外囊泡和微囊泡)。图10说明了RNA-Seq对于不同类别循环标志物的影响。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不同类别循环生物标志物的文献发表均由肿瘤研究所驱动。应该注意的是外泌体和胞外囊泡研究中的标志物大多数是RNA载体。
NGS则可以做到这样,测序覆盖深度将决定发现疾病相关稀有突变的窗口。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为我们系统地分析了循环生物标志物领域各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
3)调控Tau蛋白磷酸化,减少错误折叠和异常集聚。2015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启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项目,旨在2026年之前研发出能够治疗甚至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到能够预防、减缓甚至于治愈阿尔兹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协会Doug Brown表示,阿尔兹海默症比癌症更可怕。今年宣传日的主题是记得我(Remember Me)。对待老年人,我们需要常陪伴、多关心。科学家们估计,延缓5年的发病时间,将会减少近乎一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相当于现在痴呆症患者(65岁)数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庞大的市场需求驱赶着制药企业加快诊疗药物和技术的研究。
什么是老年性痴呆病?普通人对于老年性痴呆症的认知,可能有个大概的轮廓:记不清发生过的事,不认识亲人,情绪容易波动,生活不能自理,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其实,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慢性神经衰退疾病,远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得多。据估计,每100位60岁及以上人口中就有5至8名痴呆症患者。
其他造成老年痴呆的疾病还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神经细胞内出现蛋白质异常聚集)和额颞叶痴呆(大脑额叶恶化)。Aβ在到大脑过度产生,聚集成寡聚体后再进一步形成Aβ纤维,引发神经元突触功能障碍、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继发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最终导致痴呆。
情绪紊乱、易反复提问……生病晚期:患者近乎晚期依赖他们护理。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原因一直在研究中,涉及很多因素,例如遗传、外伤、病毒感染、其他疾病等等。
制药公司嘴里难啃的骨头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研发历来都是投入多产出少,不少制药巨头都在这一领域尝到过失败的滋味,甚至于有数据统计显示该领域药物临床失败率高达99.6%。目前,百健的aducanumab、罗氏的gantenerumab、礼来的solanezuma、罗氏/基因泰克的Crenezumab都致力于清除蛋白病斑,且均处于临床中后期。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看谁能首个填补这一空缺。2)清除脑内过分沉积Aβ蛋白,延缓认知缺陷进程。
生病中期:记忆进一步受损。为什么会生病?老年性痴呆症是老年人残疾、依赖他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年老的正常情况。
大小便失禁、四肢僵硬……有多少人生病?全世界有4750万痴呆症患者,其中一半以上(58%)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对致病机制研究显示,AD主要是大脑和特定皮层下的神经元和突触受到损伤,导致大脑功能区域萎缩,从而表现出智力下降、记忆减弱、语言退化等症状。
这一天是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由世界阿尔兹海默症协会于1994年确定而成,届时全球超60个国家将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宣传老年性痴呆病,提高社会认知度的同时,呼吁大家合理防治、关爱和尊重老年痴呆患者。对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表示迷茫和无措。
根据阿尔兹海默症协会统计的数据,预计2050年病患数量估计将上涨至13,500万例,届时71%患者来自中低下收入家庭,需耗费6,000亿美元治疗费用。关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三个靶点:1)抗氧化。对待痴呆患者,我们更需要付出时间、耐心让他们接收到及时的护理和规范的治疗。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老年人口加剧、养老保障薄弱、医疗费用提高等现状也越来越需要受到重视和解决。
但是遗憾的是,相比于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落后了25年。9月21日,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却承担着一个大大的含义和使命。
对患病老人更多关爱和护理很重要。已有的研究表明,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如何治疗?目前,现有的治疗药物仅仅只能缓解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对已造成的脑神经损伤不能修复,且无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恶化的表现。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对待老年性痴呆症最理想的医护方式是预防,做到哪怕不能根治也至少能延缓疾病的时间和严重程度。